您好!欢迎来到涪陵百姓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热搜: 新闻 商家 招聘
统计信息
涪陵百姓网 首页 信息 信息资讯

“我为邮票选题进一言”征文 建议发行《白鹤梁题刻》邮票

来自: 涪陵百姓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我为邮票选题进一言”征文


建议发行《白鹤梁题刻》邮票

 

方开礼)涪陵滨江路改为白鹤梁大道,一是配合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提升为中国水文博物馆;二是改造2.1公里滨江大道的长江大堤为“长涪汇”。三是发行《白鹤梁题刻》邮票,助推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闻名于世的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有一道天然的石梁上,距长江南岸100米,石梁全长1600米,宽1015米,自西向东延伸,呈一字形与江流平行。白鹤梁的梁脊标高140米,仅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却比最高洪水位低约30米,因而几乎长年淹没于江中,难见踪影,只在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江面。在多年一遇的水位极低的年份,石梁露出水面的高度可至3米。不同枯水年份的最低水位有所不同,古人注意到了这种枯水水位线在石梁上的变化,采用在朝向长江的石梁倾斜面雕刻鱼和文字,标识枯水水位的办法将其记录。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前,现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比1865年我国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文站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题刻、图像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长江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1988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所有年代明确的题刻中,最早的一则是唐广德二年 (764 年) 的石鱼,最晚的两则已到1963 年。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300多名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实为罕见的水下奇观。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大坝蓄水175米后,白鹤梁题刻将永沉江底,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国家投巨资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其水下保护体犹如一个水晶宫。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对白鹤梁题刻的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向世界昭示三峡工程是否属于文明工程的关键。2009518日,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及水上陈列馆向游人开放。

2006年,重庆市就开始着手准备将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2012年两度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95月,以“白鹤梁水文化遗产与人类文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涪陵召开。据悉,会议推动了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申遗工作正有序进行。目前白鹤梁题刻已被列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在此,建议发行《白鹤梁题刻》邮票一套三枚,或列入相关的文物题材邮票发行内容。





第一枚为石鱼出水现丰年图案。因为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文物艺术价值,历来为世人所重视(1)

第二枚为水下碑林题刻图案。因为白鹤梁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众多珍贵题刻堪称“国宝”(23)

第三枚为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图案。展示在白鹤粱题刻的原址上建立水下博物馆的“无压容器”方案,对世界罕见的江底水文题刻进行保护。展现“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又为科学研究和游人参观提供了条件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