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涪陵百姓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热搜: 新闻 商家 招聘
统计信息
涪陵百姓网 首页 信息 信息资讯

涪陵农业走在全国前列

来自: 涪陵百姓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涪陵农业走在全国前列


建榨菜荔枝龙眼国家研究实验基地

     

   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夏斐然)重庆市涪陵区农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会议,于今天(2023427日)上午举行。涪陵区副区长石泽林、重庆市农学会秘书长许明陆、涪陵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代富荣、涪陵区科协书记余萍等160余人参加,张龙云当选为重庆市涪陵区农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农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之一。1895 年由孙中山先生首创,距今已有 128 年的历史。

 








1917 年,一批著名农业科学家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农学会,毛泽东同志曾于 1926 年参加了农学会的第九届年会。新中国成立后,1951 4 月经内务部核准备案,中华农学会改名为中国农学会。

 

1978 年,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批示恢复了一度在“文革”期间中断业务的农学会。


 






重庆市涪陵区农学会成立,于1998 年重庆直辖后,由涪陵区农业局在原涪陵市农学会、65 名会员的基础上,经过清理、增补和整顿,对会员进行重新登记确认,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区农学会”。

 

到今天已是第四届了,目前已收录团体会员单位 34 个、个人会员 568 人的申请,队伍壮大了 9 倍。它是涪陵区农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新型农民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大型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业部门管理者的纽带和桥梁,承担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培育、举荐科技人才,以及承接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对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提出决策建议等职责。

 

涪陵早在几千年前,就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带动了工商业发展,涪陵的巴清,是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女矿业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修长城、陵墓做出重要贡献。







 




涪陵在清朝,由于鸦片种植泛滥,为四川鸦片基地之一。禁烟运动,促进涪陵1898年榨菜产业的发展。1904年蚕桑局成立,1906年农业试验和农业教育的农正署成立,1911年正式称名农会。解放后,改名为涪陵农业局,涪陵农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涪陵在榨菜、水果和中药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建立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走在全国农业的前列。有世界榨菜之乡的美誉,建立国家级榨菜(腌菜基地)研究中心,国家南方荔枝龙眼实验基地。

 

涪陵的粮食生产,满足涪陵人民的需要,还把粮食外调。

 













涪陵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全年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9258.24 万元、种粮大户补贴393.62 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2775.54 万元。粮食面积、产量基本稳定,涪陵区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 141.02 万亩、产量44.39 万吨。

 

2022 年,涪陵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2.55 亿元、可比增 3.8%;实现农业增加值 92.45 亿元,排全市第 5、主城都市区第3,增速为 3.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748 元,同比增 6.6%,增幅居考核区第 2 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 2.361缩小至 2.34:1

 

涪陵在“2+X”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榨菜、中药材两大产业集群持续增强。高标准打造榨菜产业链,青菜头面积 72.92 万亩,产量 176.71 万吨,实现榨菜产业总产值 132.87 亿元。积极打造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带,实现中药材产业有序壮大。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 1 万亩、累计达 10.36 万 亩,实现中药材综合产值 115 亿元。

 
















地方特色产业稳定发展。涪陵区蔬菜种植面积达 47.42 万亩,产量达 79.2 万吨。特殊时期组织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积极参与全市蔬菜保供,涪陵区共提供蔬菜包超 10 万包、600 余吨,供应量排全市前五名。果品产业稳步推进,面积稳定在 37.18 万亩,实现总产量 22.53 万吨,同比增 7.3%,蚕桑产业 2022 年发种 65814张,实现产茧 2447 吨,蚕农售茧收入达到 8849 万元。花椒种植面积 5.9 万亩,收鲜花椒产量 0.8 万吨、同比增 33.3%。茶叶面积1.485 万亩,干毛茶产量 770 吨、同比增长 7%,综合产值 12600万元、同比增长 6.3%

 

五年来,涪陵区农学会指导创建了荔枝街道“方坪茶”、义和“红肉蜜柚”、蔺市街道“涪陵白茶”3 个科普示范基地(其中方坪茶科普基地已入选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并创建了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3 个;建立义和生态果园、再生水稻、马武食用菌、石沱蔬菜、南沱龙眼、龙潭优质稻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5 个,累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3800 户,其中龙潭渝妹儿米业集团成功申报为中国农学会志愿者服务分队(重庆市第二个中国农学会名称的志愿者服务分队,西南大学第一个)。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训农民28 期,受众 1650 余人次,申报农民技术职称195 人(其中获得农民高级技师职称 33 人),选拔农民致富带头人 300 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