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今天和明天
增农民节 中国农民为世界经济贡献
(夏斐然)今天(2023年5月1日),漫步在涪陵最热闹的高笋塘,看到:208米高泽胜广场大楼。今天的幸福多么美好!劳动节快乐!劳动无尚光荣!工人、农民光荣!一切劳动者光荣!
国际五一劳动节,是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向资本家斗争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今天的劳动节,变为劳动者光荣的,不单指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还包括一切劳动的公民。共产党把工农兵列为最重要的人群,苏联工农联盟,到孙中山的农工联合,到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把农民,放在工人之前,走农村农民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改变了苏联模式的城市暴动。历史反复证明:1926-1927年四川中等城市的泸州、顺庆(南充)暴动,也包括涪陵1930年,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起义,失败了;在上海、南昌、广州大城市的革命起义,也行不通,彭德怀领导红军三军团,2次占领长沙省会,得不到工人和农民全力支持,都会失败。三军团在省会长沙城,创建红军日报,这比涪陵的红军日报,还晚四个月,共产党人,是在革命斗争中学习进步。长沙红军日报被公认的共产党第一张红军日报。
长沙红军日报,是红军攻占长沙后的第二天,1930年7月29日创办,占领长沙共8天(28日占,5日撤离),出版6天《红军日报》铅印报,8月4日最后一期。每期一篇署名社论外,主要刊登红军告工农兵、青年、妇女等各界群众书。设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栏目。从第二期起,每期发表歌谣等作品、歌颂工农革命,妇女翻身等。前3期为一大张(四版),后3期扩版为一张半(6版),8月1日没有出。
涪陵红军日报,是1930年3月,在涪陵城区(白区,指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油印报,数次遭查封,办报的共产党人,大多被枪毙,办报的困难可想而之。到7月底,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失败解散,《涪陵红军日报》才没办。日前没有找到实物,只有涪陵老区革命史等资料,成都《国民时报》报道过。
中国有五一劳动节(工人),八一建军节(军人兵),就少了一个农民节,也有教师节和护士节(知识分子最多的群体),有中国农民丰收节。
重庆市有农民工节,为什么?中国不设农民节。有中国农民丰收节,不加丰收二字更好,直称《中国农民节》,人们有时候用丰收二字,代替了农民。称《中国农民节》好!中国农民,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工业和农业强国。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吃苦的人群,世界上最优秀的农民。
1978年,邓小平上台后,把农民土地承包制搞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农民为经济建设作出最大贡献。建立农民节十分必要,体现中国农民,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占社会60%以上,中国农民最光荣!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930年《国民时报》 1886年5月1日,美国和加拿大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工人阶级的出现,是李鸿章的洋务运动(1861年至1894年),在天津、上海、南京和安庆开始了最早军事和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成立于1861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于1865年,而福州船政局成立于1866年。
1870 北方初代工人诞生在天津, 大沽船坞于1870年正式投产,天津机器局于1880年投产。
1930年《国民时报》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0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靠近俄国北方的哈尔滨,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沙俄经营中东铁路,1905年,哈尔滨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一些中国工人不仅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熏陶和影响,而且也还加入了他们称之为“国际党”的布尔什维克组织。
1930年《国民时报》 1908年,哈尔滨工人阶级和俄国工人阶级数千人,在道里区松花江畔,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影响的哈尔滨工人阶级参加反帝斗争的第一次,是哈尔滨工人运动的开端,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
194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总数达到200万人左右。近代中国工人阶级主要来源于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9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为四天。
涪州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第一批现代工人,1898年涪州开始了榨菜产业,数十家榨菜商家。涪陵榨菜,是从四川内江大头菜工艺,演变而来。
1905年涪州设劝工局,鼓励兴办实业,1907年涪州劝工局以本地生产的行军床、绸缎、刺绣和铜制工艺品等参加四川省实业劝工会展览。
从618-1913年的涪州,改为涪陵县,1921年涪陵县总工会成立,工人和市民多次举行反对日货、罢工等游行活动
桐油,号称中国近代第一摇钱树。特别是抗战时期,四川桐油市场占全国一半。嘉陵江流域(重庆)、长江流域(万州)和涪陵乌江流域为四川三大市场。乌江流域桐油产量,也含贵州和湖南一部分。
1941-1944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利用涪陵盛产桐油、松香原料,建大华炼油厂,有160-170名工人。
1949年11月28日,涪陵解放,12月涪陵县委、县政府。1950年1月成立了川东涪陵专区成立,辖涪陵、丰都、石柱、彭水、武隆、南川和长寿。1950年2月成立了新的涪陵县总工会。9月,涪陵李渡镇太乙村农民张继先,被评为油桐模范,出席首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成为涪陵地区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
1951年5月1日,涪陵县城乡60万人示威游行,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拥护“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
1952年10月涪陵县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1955年涪陵县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到今天的4月28日,涪陵区召开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集体、个人代表和获市区级奖大会。涪陵先后在重点企业的榨菜、制药、烟草、电力、制造业,涪陵页岩气、华峰等企业,评选出全国或市级、区级劳动模范个人和先进集体单位。 涪陵老区革命史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