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涪陵百姓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热搜: 新闻 商家 招聘
统计信息
涪陵百姓网 首页 信息 信息资讯

红军长征曾到缅甸国外

来自: 涪陵百姓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红军长征曾到缅甸国外

 

四支红军队伍2年先后到陕北

 

 

(夏斐然)红军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也是世界共产党代言人,长征一支到过缅甸。四支红军队伍,2年先后到达陕北,总人数3万。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长征四支红军人数和陕北红军,抗战前红军总人5.3万,想编5个师,八路军实编三个师,115师、120师和129师。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陕北的红军总人数5.3万人,改为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1.1万人,新四军成立;南海琼海红军3千人;东北抗日联军3万人。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总共不到9万人。

 

人们通常所说红军长征是指:中央红军1934.10月,从江西瑞金,193510月到达陕北,行走2万5千里长征。是长征最长的路,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支队伍。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还带有印刷机、发行《红星报》、红军钞和红军币,说明了红军队伍庞大,在过草地、雪山前,把印刷机和重炮销毁……

 

长征路程,最短是红四方面军的25军,19349月2900人走5千里,3400人红军到达陕北。

 




红军三大方面军,从1934年,先后离开根据地长征,先到达陕北为终点,三大方面军主力损失的兵力,在30万人以上。(含路程牺牲和招收红军)

 

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时10万人(实为8.6万),含民工等,到达陕北的只有7000余人,后加上西路军失败2千余人,只有4千人左右。红一方面军,称中央红军,中央红军里,文化人多,有高中、中专、大学、留学人数最多,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报刊、书籍上写红一方面军历史的人多,也有主要领导人,是红一方面军等原因。

 

红四方面军,出发时8万多兵力,到陕北3.8万人。后在西征失败,2.2万人,只有其中的红4军、红31军,人数约1.2万人。战士以四川人,为主的红四方面军,后改编为129师,在刘伯承领导下,走向抗日、全国解放战争,四川人的红军,在全国是最多之一。毛泽东身边的人,四川最多,也是十大元帅中,四川独占4人。

 

西征红军前,红33军(全是四川人)政委杨克明,是涪陵云集乡人,后划长寿,杨克明曾是涪陵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一中队长,西征时,编为红5军政治部主任牺牲,红5军是西路红军中,战斗能力最强,牺牲7000人。是涪陵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走出的最高将领,也是四川四路(万源、涪陵、忠县和兴文)红军游击队中,唯一没有一个红军将领,活着,迎接到新中国……说明了革命斗争残酷。

 



    1930年重庆国民公报报道罗云起义


涪陵,在1930年创办了《红军日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红军日报,比彭德怀红三军团19307月,攻占长沙,办红军日报还早4个多月。

 

涪陵红军日报,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下的涪陵,涪陵共产党人,就认识到:报纸在红军队伍、苏维埃建设和国统区人民的重要性,走在中国革命的前列。

 

红色特工郭汝瑰,曾在涪陵国民党军队中当营长,未能参加四川二路红军游击队起义。


1948年重庆城区的国统区出现了《挺进报》,比起《涪陵红军日报》晚了18年,共产党人是在革命斗争学习进步的,红岩精神永放光芒。《挺进报》作者之一的陈然,曾在涪陵新妙地下工作,教书育人。

 




 1930年重庆国民公报涪陵红军日报消息


中央红军,在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红星报》,也就是现在的《解放军日报》前生。毛泽东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听新闻讲座,接受共产党思想,在长沙办《湘江评论》,邓小平红军长征时,任《红星报》总编。

 

红二方面军出发时约1.7万余人,到达陕北1.2万余人。

 

193511月,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实施战略转移,也就是踏上长征之路的红二方面军,依然在历时一年的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打了无数恶战险仗。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上,由于一支部队被打散迷失了方向,最终十分神奇的没有北上,而是南下进入了缅甸境内,成为了红军长征史上唯一一个走出国境线的部队。

 

19351119日,红二军团从桑植出发,成为最后一支踏上长征之路的红军主力部队。

 

踏上长征之路后,红二、六军团凭借自己兵力规模较小的优势,以灵活机动的行军方式,开始转战各地。

 

在乌蒙山区,红二、六军团就利用自己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采用“盘旋打转子”的战术,一个月内在乌蒙山区转战1000公里,彻底将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弄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

 

长征出发之后,红二、六军团先是南下湖南中部攻占新化,随后又转战湘南,并从江南进入贵州,到达了石阡地区。

进入贵州之后,19362月,红二、六军团还一度在贵州大方、毕节等地建立了红色苏区,并趁机扩红5000余人,使得红二方面军的兵力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

 

由于蒋介石重兵围追堵截,红二、六军团放弃这块儿新创立的苏区,进入乌蒙山区,并开始在乌蒙山区转战数月。将敌人的追兵调到晕头转向之后,又进入了云南,从云南昭通、威宁之间穿过了滇军的防线,经宣威进入南北盘江地区。

 



红二、六军团又从盘县出发,由石鼓等地渡过了金沙江,翻过玉龙雪山,进入中甸,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旅游胜地——香格里拉。

 

在香格里拉,红二、六军团兵分两路,开始向西康前进。其目的,则是与已经到达甘孜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当时,红六军团被定为右翼纵队,沿着定乡、稻城等地区北上,并最终在甲洼寺与红4方面军32军胜利会合。

 

而被编为左翼纵队的红二军团,则在5月上旬经过八塘之后,同样向甘孜地区进军。巴塘县如今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州西部。不过在红军长征时,当时的巴塘名为巴安县,隶属于西康省。

 

由于当时的西康省在国民党四川军阀刘文辉的统治之下,所以,当时蒋介石和川军部队也在此调集重兵,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当时,巴安是进入甘孜的必经之路,在这条左纵队的必经之路上,国民党调集重兵驻防,试图以逸待劳,消灭红军。

 

由于红二军团在长期的行军之中已经十分疲惫,再加上敌众我寡,弹药匮乏,红军部队对于地势险恶、地广人稀的巴塘地区也并不了解。所以,左翼纵队首长决定,绕道巴安地区。

 

然而,由于对当地的地形环境并不了解,在绕道途中,红二军团的后卫部队还是被敌人截住了。

 

为了营救这支被敌人包围的后卫部队,红二军团不得不回头过来攻打巴安,试图为部队解围。

 

有些部队从迷失的方向,不但没有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反而折向了西南方向,走到了中缅边境地区。

 

这支南下到达中缅边境的部队中,有一个团的前卫分队因为迷失了方向,一直向南部渡过了独龙江,越过了中缅边境线,最终进入了缅甸克钦邦的一个山村中。

 

有趣的是,这支红军部队进入缅甸境内之后,还在缅甸住了一两天。这支部队,就是由曾敬凡任团长的红二军团政治部巡视团。

 

发现一支陌生的部队进入辖区内,而且语言不通之后,缅甸方面也惊呆了。当时的缅甸仍属于英国人的殖民地,不过,在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的缅北地区并没有多少英国人,当时驻守当地的缅甸军队,仍是以缅甸人为主的地方部队。

 

最后发现这支陌生的军队是迷路的中国部队之后,缅甸方面颇为客气,他们不但接待了迷路的红军,而且给了红军粮食,将红军送回了中国。

 

这支迷路的红军分队在缅甸歇了一两天之后重新辨别方向,开始迅速北上,并转战千里,最终在西康省白玉县赶上了红26军团的大部队。

 

由于与缅甸方面有接触,他们还带回了一个由缅方用英文写的字条。最终,曾敬凡团长将缅方给的英文字条交给了时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的甘泗淇上将。甘泗淇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所以,他是认识英文的。

 

一支长征路上的红军部队,因为迷路最终走出了国境线,进入缅甸境内,并又顺利的回归大部队。这支部队的经历之神奇,在当时还是颇为轰动的,而且许多人都知道。

 

不过,由于这支小部队是误出国境线,对于红二方面军的行动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虽然经历神奇,但这支部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而带领这支红军部队走出国境线,成为红军长征史上唯一一支曾出过国的红军部队团长曾敬凡,随大部队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又先后担任八路军120385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冀中军区第五支队副政委、绥蒙军区第九团政委、辽宁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辽南挺进支队司令员、东北独立第十二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9157师师长等职务,1955年,曾敬凡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
抗美援朝中国出兵73周年发布时间:2023-10-25
下一篇:
中国第一枚半程马拉松含金奖牌诞生发布时间: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