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首届专区走出5位将军省级领导
(夏斐然)涪陵,于1949年11月28日解放。刘邓二野部队进驻重庆,是四川16专区中,第一个被解放的城市。
二野头等主力12军,军长王近山,三个师,34师(尤太钟)分别驻重庆市区警备区;35师(李德生)璧山;36师(邢荣杰)涪陵,南下干部以山东人为主。12军(36师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在涪陵地区剿匪,只有一个团106团参加)参加
三兵团副司令王近山,因180师(11000人,实为9000人)损失7644人,为抗美援朝中的最大一次,失去上将军衔,60军长韦杰(61军调任)28年长期任成都军区副司令。180师驻眉山,新兵战斗力不强,老兵一半是国民党兵。总结经验后,上甘岭战役15军、12军不轻敌骄傲,打出了好成绩。
1950年1月8日,川东行政公署成立,中共涪陵专区地委书记梁歧山(一月后调酉阳由刘昌接任);1月23日中共酉阳专区成立。专员王子清;邢荣杰涪陵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刘昌地委书记涪陵军分区第一任政委。
梁歧山(1911—1969)曾用名李春荣。山东省莱阳市范家庄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4月任牟、海、栖、招四县边区巡视员。抗战期间,先后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中共莱阳县委组织部长、中共南海地委组织部长、中共西海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5年8月任中共南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9年4月任中共江苏省常州地委副书记兼武进县委书记。建国后,先后任中共四川省酉阳地委书记兼专员,涪陵、万县地委书记,1956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财贸部部长、1963年2月任四川省委常委、监委书记等职,1969年4月24日去世(受刘结挺的被害)。
王子清(1912.12~2010.11.09),男,山西武乡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2010年11月9日,王子清同志(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国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涪陵专署专员,涪陵地委副书记兼专员,涪陵地委书记兼专员、军分区政委,四川省采购厅副厅长,四川省人委副秘书长,四川省农工部副部长,四川省计委副主任,四川省农林办副主任,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四川省农机局副局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1985年12月离职休养。
邢荣杰:涪陵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刘昌是涪陵军分区第一任政委。刘昌同时还兼任川东行署涪陵专区第二任地委书记。
当时川东地区刚刚解放,人民解放军对刚解放的地区都进行军事管制,由12军36师兼涪陵军分区,师长邢荣杰兼涪陵军分区司令员,师政委刘昌兼涪陵军分区政委,同时还兼涪陵专区第二任地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邢荣杰一直在军队工作,最后在军队系统最高职务是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刘昌任涪陵地委书记后,也一直在军队系统工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军内最高职务是27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一度还调任总参谋部军械部政治部主任
,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0他调到2机部工作后就一直在地方工作,所以到1965年我军废除军衔制前未能晋升少将。 邢荣杰和刘昌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邢荣杰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刘昌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县,邢荣杰年长刘昌4岁,他们都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参加到八路军队伍中来的。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又年轻,很快在八路军队伍中就崭露了头角,都迅速从八路军基层干部成长为中级指挥员。
邢荣杰参加八路军以前,曾在国民党西北军将领高树勋举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过,他的强项是打仗,所以他一直在八路军中担任的就是军事干部,担任过太行8分区,5分区参谋长,6纵16旅参谋长。
刘昌从参加八路军起,一直担任的是政工干部。他在八路军中先后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29师新8旅23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1945年后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18旅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
八路军129师,邢荣杰任6纵18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刘昌任6纵18旅政治部主任,政委。邢荣杰任2野3兵团12军36师师长,刘昌任任2野3兵团12军36师政委。
邢荣杰,被129师老师长刘伯承(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抽调到南京军事学院先担任教员,后出任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副主任。1955年他正是在担任这一职务时,在南京军事学院被授予大校军衔,他没有红军经历。
后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武官,重庆步兵学校校长。1966年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在任重庆步兵学校校长时晋升为陆军少将。
刘昌,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5师政治委员(志愿军12军后恢复34师、35师、新36师编制),12军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他继续在军队系统工作,并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很快晋升为副军级干部。
从朝鲜回国后,刘昌调任南京军区27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正是在这一职务任上他在南京军区被授予陆军大校军衔,后来他还短时调任总参谋部军械部政治部主任。尽管已经是副军级干部,没有红军经历的刘昌,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0年刘昌的老领导原2野3兵团政委宋任穷(时任二机部部长)将他调到2机部任西北核工业基地任党委书记。1972年起他担任国家原子能所党委副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委书记。1980年他出任核工业部科技核电局局长,1982年离休。
四川核工业的建设,广元、绵阳、宜宾、乐山和涪陵等地核工业,特别是涪陵816基地,有四川人邓小平、聂荣臻、张爱萍关爱支持,对重庆熟悉的宋任穷,原涪陵地委刘昌,对816工程,给予大量帮助。
816工程,于1967年8月16日开工,称816工程。1984年停工(完工80%)。邓小平军委主席批示停建,周恩来总理批示开工。
816核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中国唯一公开的核反应堆(石墨水冷),生产核裂变材—钚239,即原子弹的核心材料。总投资7.4亿元,相当于7亿中国人,每人出资一元。
816工程,“洞中有楼、楼中洞有,洞中有河”的工程设计,1978年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开创了涪陵:第一次获国家科技大会奖。
今天“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又一次,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涪陵页岩气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页岩气田,涪陵、丰都、梁平等地出油,气和油的产出,开创了涪陵页岩气美好的明天!
原子弹的核心材料为铀和钚,随着经济建设,核工业大批厂倒闭或转行,像四川乐山金口河铀浓缩814厂,广元821钚(816替代厂)等。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