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涪陵百姓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热搜: 新闻 商家 招聘
统计信息
涪陵百姓网 首页 信息 信息资讯

161岁涪陵城最老建筑—天主教堂

来自: 涪陵百姓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161岁涪陵城最老建筑—天主教堂

 

1876年涪州教案

 

(夏斐然)笔者于今天(2024423日)上午,再一次来到南门山五桂堂,看到:涪陵天主教堂。这座161年前的教堂建筑,砖混结构,是涪陵城区最古的建筑。

 





1861,由法国传教士修建,距今,已有163年的历史,是涪陵城区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于1991年几次翻修。这座教堂经历过世事动荡,曾由老教堂变成袜厂,1981年重开,负责人为李光明,涪陵地区有超过一千名天主教徒。

 

在涪陵,还有百胜中心村小官山(原丛林天池)天主教堂,建于1878年,1939年重建的西式风格。

 





涪州(1913年州改县,1944年从涪陵县五区,成立武隆县)天主教堂,多时达10多处。

 

1876年涪州教案,是涪陵清溪场天主教徒张万银,出售假药,洋人撑腰,闹事、引发平民拆毁教堂,反洋运动……

 

清政府于1877年赔白银1万两,了结涪州教案,是川东地区12大教案之一。1863年重庆教案、1865年酉阳、1873年黔江、1886江北教案……

 

涪州教案,赔1万两白银,比起30年后,1905-1911年的川汉铁路,涪州出资48万两白银(富绅购股9万、租股按粮税附加摊收20万、解盐茶股155两、商股19万),小巫见大巫。

 




涪陵天主教,始于1851~1855年。1861年“圣心会”教徒集资购置五桂堂街3号,全木结构穿斗房,作为教堂,人称“旧天主堂”。


1863年,法国沙神父来涪陵主持教务,新建天主堂1868年落成,人称“新天主堂”。

 





新天主堂建成后,将旧天主堂佃给聂建中、聂洪中兄弟居住。(砖木结构),现已拆建。

 

中国古代建筑,都是以木质结构房屋为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木房,不能保存百年以上的根本原因。一是虫蛀;二是房屋一般不会在百年以上,普通家庭因子女、生病、变迁、重修、战争等因素。涪陵城区上百年以上房子,也只有几处(含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洋楼房),涪陵天主教堂是教会的历史,有163年。







十八世纪初(1704年),秀山人,天主教徒杨斯德望,在重庆华光楼,天主教堂入教。路过涪陵、彭水时经商,1703~1705年在涪陵、彭水等传教。康熙五十九年(1720)杨斯德望奉重庆穆主教之命,负责涪陵、南川、彭水、秀山等地教务。此时,天主教重庆总会,又先后派外籍传教士,到涪陵茅坪和砚台(今垫江县)等地传教。清光绪二年(1876)法籍传教士廖玛窦,在丛林乡小官山,建天主堂,董镜池神父在李渡建立分堂,教堂鼎立而三,管辖的地域是:涪陵城天主堂为城区及附近乡村教徒;小官山教堂,负责华中、迥龙、石马、包家庙、中丰、天堡、汇龙、珍溪、罗家湾、沈家场等地;李渡教堂负责五马、同乐、石家沱、大柏树、致韩等地。尔后坛中(原复兴)也设分堂,辖地为新场、牛皮坝、山窝、凉水井、蜂桶岩、吊水岩、大石坝等19541月,李海若神父,由小官山天主教堂,调任涪陵城天主教堂神父。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19811225日,涪陵天主堂恢复开放。

 

据载,民国五年(1916),涪陵有基督教徒884人,1950年,涪陵县有天主教徒2303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
灭川东第一土匪谭席珍发布时间:2024-04-21
下一篇:
震惊川东1876年涪州教案发布时间: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