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涪陵百姓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热搜: 新闻 商家 招聘
统计信息
涪陵百姓网 首页 信息 信息资讯

震惊川东1876年涪州教案



震惊川东1876年涪州教案

 

   赔白银一万两

 

(夏斐然)涪州于1913年,改为涪陵县,1944年,从涪陵县五区,成立武隆县,涪州面积为59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今天的涪陵,面积为2900平方公里,人口115万。

 

1876年,涪州教案,涪陵清溪场天主教徒出售假药,靠洋人撑腰,闹事、引发平民拆毁教堂,引发一场涪州人民反洋运动……

 




“售假药”引发的涪州教案,对今天的假冒伪劣产品,值得人们深思,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在任何朝代都十分重要。

 

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清溪场天主教徒张万银,出售假药给本场人罗春廷发生口角,后经调停平息。但教徒吴仁美等仗着洋人撑腰,又怂恿张万银寻罗春廷闹事。

 

五月九日(1876531),罗春廷、张在初等率平民拆毁教堂,追打吴仁美等人;十九日,又追打前来争执的张万银等16人;闰五月初一(1876622),平民吴玉等人枪杀无赖教徒吴廷望等3人于长江边。

 

清溪场打洋教的斗争,鼓舞了长期以来受教徒欺侮的涪州百姓,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洋教斗争。至闰五月底,先后发生州境羊角碛、龙洞场、子耳坝、永安场、飞龙场、武隆土坎场等处毁教堂赶教徒的斗争。


六月十八日,川东道台发布《为涪州民教滋事遵批转饬遇有教案务必秉公审办》中称:“川东民教生事之故,多由不法痞棍一经人教即恃为护符,妄摆是非,当事者又未能持平办理,往往激成事端”;并希望(川东)道境主教对“前来从教者从严查明,不准纷纷充数”;饬令各州县“遇有民教交涉之事,务必秉公审办”。

 




九月,武隆教案复起。十月十九日,州境反洋教斗争达到高潮,涪陵城南门外卓合兴、张宝顺等聚众数千人头裹红、白头巾,手持红枪,鸣放鞭炮入城烧毁教堂,将133户教徒驱逐出城。

 

涪州的大柏树场、新庙子、小关山、老鹳坝等亦焚毁教堂,追赶教徒出境。追赶教徒出境。事后,教徒赵泰顺等人先后到涪州州署、重庆府、川东道以至北京总理衙门告状,有关教堂负责人还函请川东区主教范若瑟和法国公使白罗尼,望从外交方面给清廷施压,得到公平处理。1877年(清光绪三年)四月,清廷派丁宝桢到四川解决民教纠纷。丁在范若瑟求见之际,责备其在川教徒不能与百姓相安,致使教案迭出,范不能置辩,承认教会有过失。后经多个回合的较量,清廷答应赔白银1万两了结涪州教案。

 

清政府先向法国政府的教案,赔白银62000两,其中邻水县赔付白银23000两,江北厅赔付29000两,涪州10000两。

 

中国人跟外国人,发生的一切矛盾,在1840年南京条约后,统称为教案。主要指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向中国一方面输出先进的文化、经济、医疗、科技;另一方向中国带来鸦片、奴才、干预清政府统治政策方针。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同西方人有根本的不同,不接受奴才。

 

18406月至1842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古老中国的大门被武力打开。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口通商,割让香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之后中法签订《黄埔条约》,允许外国传教士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使得历时两百年的朝廷教禁开始解冻。在一些传教士的要求下,法国政府向清廷提出开放教禁,自由传教。

 

1844年,道光皇帝手谕,允许对天主教开放教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扩大了侵略者的特权,大批西方传教士蜂拥来到中国,在传教和慈善事业幌子的掩护下,深入中国穷乡僻壤,开展传教及其他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民教冲突的交涉案件,人称“教案”。

 

1856年,广西西林发生地方当局,处死非法潜入的法国传教士马神父案(即西林教案)始,至1899年,山东肥城教案止,凡40余年,几乎年年有教案,处处有教案,仅就由于传教士引起的大小教案共达400余起。

 

四川是全国发生教案最多的省区。据《四川通史》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840年——1902年)的62年中,全国共发生较大教案400余起,四川就占了近百起,而且范围遍及川中八九十个州县。

 

当年,在川东一带,反洋教斗争也接连发生,诸如1863年爆发的第一次重庆教案,1865年、1868年重庆酉阳两次爆发的教案,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876年,在四川邻水县、涪州等地爆发了影响颇大的反洋教案。

 




在川天主教洋教士中,以法国人为最多,“至1892年,全川有天主堂161座,布道室1239处”。到1899年,基督教各差会共建立教堂29个总堂,25个分堂。

 

酉阳教案

 

1862年,法国传教士邓司铎到西阳传教,在小摇坝修建天主教堂“公信堂”,一些教民以传教士为护符,横行乡里,强迫群众奉教,激起士民怨愤。1865年,教士玛乐,被群众殴毙。1867年以处死1人,民众赔款8万两银结。1868年,法国教士李国在酉阳组织教堂武装,欺凌平民,激起公愤。18691月民团首领何彩率众进城焚毁新修教堂,杀死李国,与酉阳毗邻的贵州群众也赶到酉阳参加反洋教斗争。教案发生后,酉阳知州派兵迫令民众缴械解散。华籍教士覃辅臣却乘机报复,率教堂武装杀死群众145人,伤700余人。在法国恫吓下,清政府以处死民众2人,杖、流被捕群众,赔款18000两白银结案,覃辅臣及不法教民在法国传教士的庇护下却逍遥法外。

 

重庆教案


1862年,法国公使提出将重庆城内长安寺给予川东主教改建为天主堂。引发重庆民众打教。

 

18633月,上千团勇和群众,将天主教最大的真元堂及教堂设的医馆等捣毁。川东法国主教范若瑟与重庆绅商于1864年达成协议:天主教不再要求将长安寺改建为教堂,重庆绅商付给范若瑟15万两白银作为赔偿,对打教者也不予深究。称第一次重庆教案。

 

 

江北厅教案

 

天主教当时在重庆江北厅的势力雄厚,并直接受时任巴黎外方传教会川东主教范若瑟指使,大肆发展教会势力。在教会指使下,唐昌久、黄节耀等不法教民气焰嚣张,干了不少坏事,严重侵犯了当地士绅、团首、百姓的利益和身家安全。1875年,团首陈子香、聂钦斋等遂发起灭教倡议。陈子香、聂钦斋等人备受鼓舞,于当年农历三月十三日集合48乡乡民数千人,“排队入城,各持旗戈枪炮,吼称灭教,毁塌教堂……焚烧医馆十余处”,有300余户教民遭到打击。陈子香等还踞城垣,设稽卡,立刑罚,操生死,传号令,提出“斩决唐昌久,炮烙黄节耀、冉武氏”的口号,给教会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


第二次重庆教案发生在1886年,由美、英传教士购地建屋引起。1885年冬,美、英传教士分别在重庆鹅项岭、凉风坪、从树碑购地建教堂、住所,遭到民众强烈反对。188671日,数百武童生及群众将美、英传教士在上述三地所建房屋全部捣毁。事后,成千上万群众又将城内教堂和教会建的医院、住宅捣毁,并与恃教欺民的教民罗元义发生冲突。罗指挥教会武装打死群众11人,伤22人,群众更加气愤,四处“打教”。

 

处死凶手罗元义及民众首领2人,以银赎回英美教士所购之地,并向英、美、法教会赔款白银26万余两结案。

 

邻水教案

 

光绪二年(1876)初,邻水县一位叫王同兴的教民纠结教党,黑夜抢劫民户,杀死百姓三人,杀伤一人,在当地激起民愤。大批为非作歹的教民被驱逐出境,县城内外有五处教堂被乡民捣毁,教民房屋被焚毁不下百余家,杀死教民一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
161岁涪陵城最老建筑—天主教堂发布时间:2024-04-23
下一篇:
收藏好涪陵55个2024年市级重大项目发布时间: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