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40年代你的家乡在几等县? (夏斐然)四川省1940年县级,后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等。我的家乡—涪陵县,在四川一等县内,民国时期的涪陵县从人口,是四川第三大人口县,为104万,面积为5千多平方公里,跟贵州道真县相连,经济、文化也是大县。 四川省治成都市。领2市139县6设治局。 2市:成都市、自贡市。 1940年民国四川各县等级表 一等县25个:简阳、绵阳、巴县、江津、合川、万县、涪陵、达县、渠县、荣县、邛崃、泸县、宜宾、富顺、内江、资中、南充、巴中、广安、三台、仁寿、岳池、中江、遂宁、安岳。 二等县36个:广汉、崇庆(崇州)、金堂、彭县、平武、江北、奉节、松潘、理县、绵竹、长寿、永川、荣昌、綦江、云阳、开县、梁山(梁平)、酉阳、秀山、铜梁、壁山、大竹、宣汉、丰都、乐山、犍为、威远、眉山、忠县、资阳、叙永、隆昌、合江、南部、广元、蓬溪。 三等县36个:成都、华阳、什邡、双流、新都、江油、温江、灌县、郫县、新津、茂县、德阳、武胜、靖化(金川县合拼)、安县、南川、石柱、黔江、大足、开江、万源、彭水、峨眉、大邑、南溪、古蔺、屏山、江安、阆中、通江、剑阁、射洪、营山、邻水、潼南、乐至。 四等县28个:新繁(新都合并)、崇宁(郫县合并)、梓潼、罗江、彰明(江油合并)、汶川、懋功、巫山、巫溪、垫江、洪雅、峨边、蒲江、庆符(高县合并)、井研、雷波、彭山、高县、长宁、马边、夹江、蓬安、盐亭、西充、仪陇、苍溪、南江、青川。 五等县10个:武隆(1944年从涪陵分为县)、城口、丹陵、名山、珙县、古宋(后合并)、兴文、纳溪、昭化(广元合并)、沐川。 六等县3个:北川、青神、筠连。 待定县3个:旺苍、平昌、沐爱(并入高县和筠连县) 此外,四川省还设有5个设治局(县级):兴中(成都华阳)、麦桑(阿坝县)、沐爱、平昌和农祥(并人酉阳)。1个管理局:北碚。 民国时期四川省的行政区划背景信息: 民国时期,四川省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1914年,四川省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制,道为省的派出机构。1928年,四川省裁道,各县直隶省府。1935年,四川省实施行政督察区制,全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专员公署作为省政府的派出单位,分辖各县。 西康省治康定(今四川康定县)。领48县4设治局。 48县:康定、巴安、义敦、九龙、泸定、雅江、道孚、理化、瞻化、宁静、察雅、稻城、盐并、甘孜、霍、丹巴、定乡、昌都、得荣、武成、德格、同普、贡县、察隅、科麦、思达、石渠、雅安、芦山、西昌、德昌、盐源、天全、宁南、嘉黎、硕督、太昭、邓柯、白玉、荣经、汉源、冕宁、昭觉、会理、乾宁、盐边、宝兴、越嵩 设治局(县级):宁东、金汤、普格、泸宁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