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邮中感受家乡巨变
(方开礼) 1979年,我在四川涪陵县的一个乡粮管所工作。从小爱好集邮的我,始终随身带着好不容易收集的两大本信销邮票,闲时翻阅欣赏。
一次,在县城遇见儿时的邮友李泽华,他告诉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恢复集邮,集邮门市部都开业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不已,真希望涪陵也能尽快恢复集邮。
1981年12月15日,涪陵集邮协会筹备小组给我寄来邀请函(图1),我应邀于1982年元旦参加了在涪陵县文化馆召开的涪陵集邮协会成立大会,并成为首批会员。之后,我积极参加邮协开展的各项活动,结识了涪陵的新老集邮爱好者。又通过《集邮》杂志与外地集邮公司和集邮者建立了联系。
1982年10月1日,涪陵集邮门市部成立,这是最令涪陵集邮爱好者兴奋的事。开业当天启用了4枚纪念戳,图案以简洁的线条技艺,展现了涪陵白鹤梁古代石鱼和长江风景。
从此,我成为集邮门市部的常客。40多年来,我与十多位在集邮门市部工作的营业员成了老熟人,在这里我认识了更多的邮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开始注意收集反映家乡变化的邮品,特别是交通、旅游和城乡变化方面的。
1997年5月1日,涪陵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图2),这座桥是涪陵的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桥,是人们多年的期盼。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千百年来要想过江,只能搭乘“过河船”的历史。对三峡库区,特别是对涪陵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为此,涪陵邮政部门特发行了“涪陵长江公路大桥通车纪念封”,封上有李鹏总理题写的“涪陵长江大桥”。
随着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水域已成平湖,水平如镜。沿江移民搬迁的开展,地处长乌两江的城区不断扩容,两江四岸皆成城。如今,在涪陵境内的长江上,已相继建成6座公路和铁路大桥,串连起了涪陵新区和江东、江北等新的城区。过去的小县城,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之滨,涪陵也由此有了大城市的气概。
2000年,涪长高速公路通车,缩短了涪陵至重庆主城的距离,涪陵邮政启用了通车纪念戳。而今长江南北两岸,均有高速公路、铁路及动车通达重庆主城。2018年,涪陵区“两线三片一城”项目建设,为打造高品质发展的城市奠定了基础。
涪陵丰富的文物古迹和自然资源都能从发行的邮品中反映出来,1996年10月1日,涪陵邮政启用了首枚白鹤梁风景日戳,受到广大市民和集邮爱好者青睐;2005年,国家邮政局批准发行了《白鹤梁·张八歹刻木鱼》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枚(图3),涪陵事物首次登上“国家名片”;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及陈列室正式落成开放,重庆市集邮公司发行纪念封-枚。白鹤梁古代水文题刻以及水下博物馆均多次登上《涪陵明信片》、邮资封片和凤景日戳。位于涪陵城东南的5A级风景区武陵山大裂谷景观壮阔,涪陵邮政不仅多次发行《武陵山大裂谷》邮资明信片(图4),还刻制了武陵山大裂谷风景日戳,以及景点文化戳。各地游客特别喜欢购买《武陵山大裂谷》邮资片,并加盖风景日戳寄发各地,加大了对涪陵旅游的宣传和影响。 涪陵还是驰名中外的榨菜之乡。1998年11月,涪陵举办首届榨菜文化节,分别发行纪念封、刻制纪念戳各一枚。2019年,涪陵区政府举办的绣球花节,也发行纪念封、刻制纪念戳。此外,巴国故都小田溪的出土文物柳叶剑、神鸟樽,蔺市美心红酒小镇、816核军工洞、乌江画廊和点易园等等,均相继登上了邮资明信片和各类邮品。
至今,我已收集相关家乡巨变的邮品数百枚,并组编了《两江福地 神奇涪陵》邮集,参加重庆市第八届老年集邮文化节及区级举办的邮展,它们宣传涪陵,记录家乡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也记载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通过集邮收获的喜悦,从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