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全国龙眼荔枝产业大会召开 千年荔枝百年龙眼 第八届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举行 点亮长江龙眼·美荔万千乡村,魅力涪陵·第八届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于今天2019年9月11日,在榨菜之乡—重庆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举行,国家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副主任韩沛新,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热带作物处处长石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袁德胜等全国农业相关产业、7省市农业相关领导一行出席参加。标志着涪陵千年荔枝、百年龙眼备受国家关注,为千百荔枝、百年涪陵龙眼上升一个高质量新台阶,走向全国创造机遇。 涪陵龙眼和荔枝产业,是涪陵沿江农民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已建成成片的晚熟龙眼、荔枝基地2.5万余亩,年产值1亿元。涪陵南沱龙眼和荔枝近一万亩,睦和村是南沱龙眼和荔枝核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还向现场参观的领导一行介绍龙眼和荔枝情况。 据悉,涪陵打响“涪陵龙眼荔枝”品牌,吹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号角。 “涪陵龙眼荔枝”跻身重庆市(巫山脆李、奉节脐橙)三大特色水果产业行列。涪陵到2020年,龙眼荔枝基地达3万亩;到2025年,龙眼荔枝基地达5万亩,实现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3亿元;至2030年,面积稳定在5万亩,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5亿元。 重庆市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龙眼荔枝品牌种植基地13.7万亩。 涪陵荔枝文化上千年。北宋诗词人苏东坡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晚唐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得就是涪陵千年前的荔枝,供杨贵妃开口一笑,吃荔枝,保持美丽身材。 杨贵妃,不是因为她美丽,花儿不开,而是吃了涪陵荔枝,身材才更加美丽! 涪陵荔枝古道:以涪陵荔枝园为起点,经重庆市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区,四川省大竹县、达县、宣汉县、平昌县、万源市、通江县,陕西省的镇巴县、西乡县等10余区县市,最后到达西安,全程1000余公里。 涪陵今日有荔枝街道、荔枝园社区,荔枝树的荔枝园。 涪陵龙眼文化有200余年的历史。是清代提督徐邦道回故乡—涪陵种植,从福建带回5株龙眼苗,栽种于世居的陈家坝彭家院子(现南沱镇睦和村境内),后存活3株,南沱镇境内有百年树龄龙眼树400余株。 清代提督徐邦道,也是涪陵抗日英雄的第一人,他指挥的土城子反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全国清朝抗日英雄的第一人。 清代提督徐邦道留下的龙眼,后发展成为今天“涪陵黄壳龙眼”,是全国龙眼晚熟产品。“涪陵黄壳龙眼”成为重庆市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优良龙眼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笔者来到了南沱睦和村和南沱村,看到一部分龙眼和柑橘产品,感到十分高兴。 在南沱村村委会,看到了村支委正在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 村支书高洪应采访时说,全村以榨菜、水果和生猪为主,青菜头有2500亩,350万元,有乌江和洪丽2个榨菜生产企业,还有3个半成品加工企业;水果柑橘等产值100万元,黑生猪近千头...... 在南沱村村主任冉龙树带领下,来到了南沱村一组200亩的龙眼林和柑橘林......拍下了一组农民采摘龙眼的图片。 全国龙眼荔枝产业大会于9月10—11日在涪陵举行。进行了2019年全国龙眼荔枝产业学术技术报告会、优质荔枝龙眼及其加工产品展示、重庆市三大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推进会、全国荔枝示范园联盟年会、魅力涪陵·第八届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暨实地考察等活动。 涪陵的长江师范学院,被农业农村部授牌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重庆工作站”。 “一次会议,一种提升 ;一个现场,一场比拼;一样品尝,见证高低。”参加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的涪陵乡村振兴联盟筹备小组顾问苏庆兰高兴地说道。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