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船艇水下练备战忙 (李平)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作为武警部队内河唯一一支正团级船艇部队,主要担负长江三峡重庆段水上安全保卫、处突反恐、抢险救援、交通运输以及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该支队今年2019年十月来,认真贯彻落实军委主席习近平“能打仗、打胜仗”指示要求,以任务为牵引,以实战为背景,不断强化练兵备战鲜明向导,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着力打造内河水上抢险救援主力军。
在实战训练中打造反恐利剑 “各突击组注意 5…4…3…2…1突击!”听到命令后,各突击小组迅速从冲锋舟上武装跳帮到被劫持货船上,破舱门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突击抓捕,成功解救人质。近日,该支队贴近实战,以某货船在江面上被劫持为背景,扎实开展了一次水上处突反恐训练。 这支部队分散在三峡库区腹地,部队点多线长,属于武警部队“水路两栖作战队”,主要任务是为重庆市经济建设和“长江黄金航道”保驾护航。 对此,他们明确了以做好“处置水上突发事件和反恐怖”斗争准备为牵引,以强化针对性、实战化训练为主要手段,以不断提高部队“打得赢”能力为目的的总体思路,在人员选配、装备配置和做好经常性政策法规教育的同时,本着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要求,开展了“一招制敌”、“首发命中”的擒拿格斗和50、100米精确射击等强化训练,并把武装泅渡、船艇跳帮、水上反劫持训练作为“谋打赢”的主导科目,适时开展实兵对抗、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官兵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艰难条件下培育蛙人队伍 穿潜水服、系信号绳、装压铅、戴头盔,用时不过3分钟就完成了下潜准备。“下水!”随着一声令下,2名潜水员共用1套呼吸装备,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开展长达30分钟的水下结伴呼吸科目训练。近日,记者在该支队游泳馆看到参谋部作训股参谋湛诗华正在组织今年第二批潜水员集训。 水下应急自救与互救是每名潜水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先后在青岛和广州参加过潜水专业培训的湛诗华告诉记者:“支队潜水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离不开支队党委的高瞻远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目前,全体队员都能掌握水下探摸、水下打捞、水下摄像、水下焊接、水下逃生等应用技能,个别队员在装备允许的情况下,具备80米以上深水下潜作业,能基本完成国内内河水下救援任务。” “由横向向纵向发展,由水面向水下延伸,打造武警部队首支水下救援力量,支队党委高度重视,深刻吸取2015年‘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行动教训,把潜水队伍建设作为水上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记者从支队长黄呈钊那了解到,他们立足任务需要,在困境中攻坚克难,逆流而上,不断探索训练模式,创新组训方法。同时,注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年初,依托国家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救援局潜水学校师资力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潜水员,就是希望这支“蛙人”队伍将来成为潜水中坚骨干力量,在遂行防汛抢险和水下救援等任务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在救援任务中检验实战能力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许,一大巴车在重庆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一辆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掉入长江。事故发生后,该支队立即启动水上抢险救援预案,第一时间抽调驻守万州的三大队12名兵力、3艘船只赶往事发水域救援,并从支队机关院内分队调派24名潜水员携带打捞救援专业设备紧急驰援万州。 经过现场初步勘察,车辆坠江水域水位175米,坠落位置河床海拔为70至80米,指挥部研究决定利用水下机器人探测水库情况,精准定位坠江公交车具体位置,为潜水员下水开展打捞救援任务提供有效信息,这也是武警部队在救援实战中首次利用水下机器人完成下潜搜救任务。 在此次救援任务中,全体参战官兵发扬“两不怕”精神,圆满完成任务,综合素质得到了实战检验,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高度赞誉,潜水员赵俊峰因表现突出,被总队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该支队按照“以水为主、以水为先、以水为要”定位,围绕“四向”(单能向多能转型、水上向水下延伸、区域向全域拓展、保障向特战跨越)战训思想,着眼使命任务,强化练兵备战。该支队政委张永福告诉记者,“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发生后,他们瞄准水下主战场,大力组建潜水队伍,紧贴任务拓展训练,通过组织潜水集训、开展编队航行、水上射击、船艇跳帮和武装泅渡等实战训练,为官兵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遂行水上和水下核心救援能力。 据悉,近年来,这个支队先后圆满完成了“9·01”渝东北地区抗洪抢险、重庆万州“10·28”公交车坠江、“12·08”沉船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40余起,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
2018-12-23
2018-12-23
2018-12-23
2020-01-17
2018-12-23
请发表评论